上海永安百貨,曾經(jīng)的時尚場所
【YKK拉鏈行業(yè)新聞】
1936年的一個冬夜,上海的國際飯店,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時裝扮演。
舞臺上,一共兩位模特,一位中國人,一位外國人。隨同著陣陣掌聲和音樂,模特在來賓中間來回走動,以窈窕的身姿展現(xiàn)一件件華貴的衣服。觀眾席上,被邀請而來的媒體記者和身著名牌的達官貴人。其中兩位不到30歲的女性觀眾,這場時裝秀的組織者,也是全場的真正焦點:張菁英和黛西。兩人慵懶地躺在旁邊的沙發(fā)上,用流利純正的英文交流,指尖掐著煙,不時呷一口咖啡。
這場時裝秀大概是當時最前衛(wèi)的時尚活動,其中的服裝,由兩位組織者親自選料設計進去,價格也相當昂貴,一件大概在50元-80元之間,如果采用的外國料子,甚至會達百元左右。當時,屬于中產階層的茅盾,商務印書館編輯《小說月報》月薪才100元左右。
之所以會設計如此高貴的衣服,蓋因兩位時裝秀的組織者,都來自當時上海的上層貴族家庭。張菁英,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,孫中山鬧革命的錢袋子張靜江最小的兒女。黛西,則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永安百貨公司家族的四小姐”
黛西的父親郭標,永安百貨開創(chuàng)人之一,早年間在澳大利亞開水果行賺了大錢,但因為當時澳大利亞越來越嚴重的排華情緒,又加上孫中山先生邀請他回國主持造幣廠,所以決定回到國內發(fā)展,當然更重要的當時的上海確實蘊含著極大的市場潛力,尤其是中高端消費市場的潛力還沒有被充分挖掘進去。而開辦百貨公司,最好的滿足中產消費的模式。
這是一種完全不同于激進專賣店的大型零售店,以固定的價格出賣、不還價,現(xiàn)金買賣、廈門ykk拉鏈利用廣告和櫥窗吸引顧客、允許顧客自由出入、滿意意可退貨為特點。
當年在澳大利亞闖蕩并發(fā)了財?shù)墓闲值埽€有他合伙人馬應彪,親眼見證了這種嶄新的消費模式在澳洲的崛起,特意前往觀摩學習,并決定引入中國。先把這種零售模式引入香港,分別開辦了香港永安百貨和先施百貨,后來又都在廣州開了分公司,上海的中產階層消費市場崛起之后,又來到上海發(fā)展。
1917年,馬應彪最先在上海開辦先施百貨,郭氏兄弟緊隨其后1918年開辦永安百貨分公司,后來先施的高級職員黃煥南、劉錫基離職,于1926年在上海開辦新新百貨,1936年上海灘又出現(xiàn)了大新百貨,興辦人蔡興、蔡昌兄弟,早年間也在先施香港分公司學習百貨公司經(jīng)營秘訣。
從此,上海灘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公司”相互之間,從百貨大樓的設計和建設,銷售的貨品,再到推陳出新的營銷手段,展開了激烈的競爭,并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消費風潮。
黛西和她家人,正是當時上海新潮消費方式的締造者之一。
二
民國大上海,今天許多著作中,一直有兩張面孔,一張是李歐凡筆下的摩登上?!惫鉄犭姟⒛藓鐭?、輕歌曼舞,一張是盧漢超筆下的霓虹燈外的上?!庇牲S包車夫、糞工、縫窮婆、低矮棚戶區(qū)、擁擠的里弄組成。
兩張面孔,都是真實的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舊上海。
由舞廳、頂樓酒吧、咖啡館、飯店、旅館和游樂場構成的上?!八拇蟀儇洝币约坝慎煳鳌堓加⒌壬虾4笮〗愫退笥褬嫵傻纳狭魃鐣?,無疑是屬于“摩登上?!币徊糠?,當然也是上海消費風尚的引領者。學者連玲玲《打造消費天堂:百貨公司與進度上海鄉(xiāng)村文化》一書里,四大百貨”上海乃至整個中國“現(xiàn)代性的最佳寫照”以消費的方式展現(xiàn)了當時中國現(xiàn)代化的最高成績。
以貨物的展示為例,和激進商店不同,新式的百貨公司一反過去“良賈深藏若虛”理念,熱衷于在街邊設置透明玻璃櫥窗,以展示新商品,盡量讓商店的影響力擴展到商店以外。比如黛西家的永安百貨大樓,四周和走廊兩旁一共設置了40個櫥窗,根據(jù)不同的主題和時令,每個月都會重新布置一次。
這種超前的都市消費風潮,對于許多還處在半饑餓狀態(tài)的中國人而言,簡直像是童話里的天堂,充溢了巨大的誘惑。1930年的申報》曾刊登過一個頗有時代韻味的段子:一位丈夫走進服裝店,請求伙計幫個忙,把沿街櫥窗內的時髦衣服暫時取下來,因為等一會他和太太會經(jīng)過那家商店。
買買買”消費習慣,以及公眾以風趣的自我嘲解祛除消費焦慮,將其作為一種輕松愜意的生活方式,正是始于此時的摩登上海。
這些櫥窗也讓整個城市的街景增色不少,以至于都市的街道成了一道風景,成為許多學校畢業(yè)旅行的觀賞景點,以及《上海游覽指南》推薦的游覽景點。
除了外表,走進這些漂亮時髦的百貨商店,商店里面也是一個琳瑯滿目的物質世界,各類名貴衣服、電器、家具、日用百貨應有盡有,也是一個現(xiàn)代化的聲光電世界。
大新百貨大樓,最早安裝冷暖氣管的大樓,后來新新百貨則斥資20萬美元,裝上了美國進口的冷氣機,讓顧客獲得“冬暖夏涼”購物體驗。各大百貨公司也是最早使用電梯的地方,先施和永安開幕之初,就安裝了升降機,載客至屋頂游樂場,顧客乘坐一次,需要花費兩角錢,就像買票乘地鐵。
1936年,大新公司安裝了最早的一部電扶梯,不只在中國領先,整個亞洲也是首屈一指。這部電扶梯,吸引了大量好奇的顧客,許多人帶著家眷來百貨大樓,不為買東西,就為觀賞和體驗這新鮮玩意,以至電扶梯成為店內一道景點,為了控制人流,百貨公司發(fā)售4角錢的門票,比上海大世界的入場券還貴一倍。
當然,四大百貨”作為“現(xiàn)代性的最佳寫照”遠不不止于靚麗的外觀和聲光電設備,更重要的體現(xiàn),引領現(xiàn)代消費理念,從而培育起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。
當時永安公司大樓外墻,一直掛著一塊由霓虹燈組成的英文標語牌:Customaralwairight翻譯成中文就是顧客永遠是對的這是永安公司第一代開創(chuàng)人定下的公司價值觀。這種理念對于今天習慣了顧客是上帝”經(jīng)營者來說并不陌生,但對于當時許多柜臺依然高過人頭的激進商店、社會整體上還處于物質緊縮的中國人而言,相當超前的
顧客購物體驗,這種理念下得到根本性的提升,人們不只可以在透明的柜臺前隨意挑選商品,還可以試用、試聽、試看,服務員以充分的耐心陪伴客戶,誨人不倦為顧客挑選商品,并解答各種詢問。當然,顧客也可以隨意自由觀賞,無需任何非買不可的壓力。當時的永安公司的開創(chuàng)人相信:得罪一個客戶,等于趕走十個客戶,接待好一個客戶,等于吸引十個、一百個客戶。
黛西的堂哥郭琳爽,永安公司的第二代掌門人,個經(jīng)營天才,為了提升顧客客戶體驗,開創(chuàng)性地雇傭了許多年齡在18-20歲之間的女性店員。百貨公司紛紛雇傭女性店員,并打造屬于自己公司的明星店員,于是許多優(yōu)秀的女性店員有了襪子皇后”奶包西施”等名號,其中最知名的莫過于永安公司在推出康克令鋼筆時,打造的康克令女郎”
這些明星店員,電影明星崛起之前真正的大眾明星,頻頻造訪各大時尚雜志封面,接受記者的追訪,連她私事也被公眾津津樂道,形成最早的明星八卦,也因此被富家公子哥們盯上,其中最著名的康克令女郎”要數(shù)被稱為上?!白詈笠晃幻隆闭潞纳刚勓┣?。
雇傭女性店員,今天看來,對女性的無情消費,不過以歷史的眼光看,無意中也促進了女性的獨立,增加了自我謀生的出路。
除此外,最讓人驚奇的永安百貨還曾經(jīng)推出過一種信用卡性質的購物折子,主要是給外國僑民發(fā)放,功用是平時購物可暫緩付款,累積到某個時節(jié)再一起結算。
郭琳爽上臺之后,更是將這個折子的戰(zhàn)略擴大到普通客戶身上,以固定更多客源。許多人以成為永安百貨折子用戶為榮,因為這象征著較強的消費能力。
凡此種種,難以盡述,上海百貨公司的這些特征,正如學者連玲玲所言,確堪稱“現(xiàn)代性的最佳寫照”
永安百貨自1918年對外營業(yè)以來,銷貨收入年年攀升,截止1931年,永安百貨商場銷貨收入增長了14倍之多。這一方面證明百貨公司推出的一系列現(xiàn)代化的消費措施和理念,吸引了大量的顧客,另外一方面也證明當時的上海確實擁有龐大的中產消費群體。
黛西一家,當然屬于最富裕的那一類,也是當時典型的上海中產家庭。
沉溺在蜜罐里的黛西,衣食無憂,父親將她送入上海最有名的貴族學校中西女塾,那是宋慶齡和宋美齡的母校。學校是全英文教學,藏書室里不僅有像《波麗安娜》這樣當時最流行的美國小說,還有英文版的資本論》
同學的建議下,仿照作家謝婉瑩(冰心)名字,黛西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:郭婉瑩。
三
1949年5月26日,郭琳爽沒有回家,而是留在永安新廈15樓的辦公室里。清晨,聽到窗外有些聲響,于是穿好衣服朝窗外張望,發(fā)現(xiàn)街道上一排排席地而坐的戰(zhàn)士,懷里抱著槍,身著灰布軍裝。
這些戰(zhàn)士是第一批攻入上海的解放軍部隊。為了不驚擾市民,部隊嚴格依照規(guī)定,悄悄露宿于南京東路。這天下著淅瀝的小雨,5月的上海夜晚還有點微涼,從浙江路路口一直到西藏路路口,500多米的冰冷的水泥路上,睡滿了衣衫單薄的解放軍戰(zhàn)士,其中有許多是上海外地的子弟兵。
與此同時,幾名一直在永安公司準備歡迎解放軍入城的地下黨員,從大樓里的棉布柜臺抽出了一匹紅布,讓縫紉間的裁縫金永銘師傅趕制了一面新鮮的紅旗,并由四名青年戰(zhàn)士將紅旗插到大樓“綺云閣”頂端。
永安百貨大樓,升起了上海解放的第一面紅旗,載入史冊。這也標志著,代表老上海時髦消費的百貨業(yè),和它面前的消費文化,進入嶄新的時代。
解放前夕,因為國民黨治理后期嚴重的通貨膨脹,許多中產階級都選擇逃離了上海。郭家大部分人也都去了香港。負責永安百貨經(jīng)營的郭琳爽,不舍幾十年積累起來的家業(yè),拒絕了家人的建議,選擇留在上海。黛西和丈夫在內地擁有了穩(wěn)定的事業(yè),和她堂哥一樣,也選擇留了下來。
剛剛入城的解放軍的優(yōu)良作風,讓郭琳爽感覺到自己的選擇是對的
但是此時包括永安在內的四大百貨”動蕩的市場環(huán)境中損失慘重,被人稱為“四大皆空”由這些百貨公司代表的消費文化,也面臨被人們唾棄的命運。這些百貨公司原本的市場定位就是中高端市場,但此時上海的富商巨賈、官僚買辦和大地主基本已經(jīng)逃離殆盡,奢侈品和高端的日用品銷量慘淡。
新政權建立以后,一些消費者更是只認國營貨,而不認私營貨。百貨公司經(jīng)營陷入日益嚴重的困境。
1955年,公私合營已是大勢所趨。這一年的秋天,郭琳爽終于下定決心向公私工會主席表示:爭取百貨業(yè)第一家公私合營。
民族商業(yè)的歷史由此翻開新的一頁,曾經(jīng)由百貨公司培育起來的各類新潮的消費理念,也像送入了冰柜,再次冰凍起來,人們再次崇尚消費社會之前的節(jié)儉、樸素和統(tǒng)一,滿大街的單色調人民裝,讓穿著華麗的服飾變成了一種罪過。
1955年,黛西和丈夫吳毓驤所創(chuàng)的公司也實行了公私合營,和丈夫都主動降了薪水,并融入到勞動人民的生活中。黛西在家里過圣誕時,會偷偷穿上美國的玻璃絲襪,但在外面,過去所有的洋裝和漂亮華貴的旗袍,都已經(jīng)不合時宜,只能改穿樸素的人民裝。
1966年9月,定息期滿后,永安公司已與郭家無關,變成了完全的國營商店,1969年,這家百貨公司,被更名為一個單調的數(shù)字:上海第十百貨商店,1988年,再次更名為上海華聯(lián)商廈。其他百貨公司,也經(jīng)歷了相似的命運。
1958年,黛西的丈夫死在監(jiān)獄,黛西一家人從此過上了煉獄般的生活。這位曾經(jīng)的上海大小姐,負擔著丈夫欠下的14萬欠款,被下放到農場,挖塘泥、養(yǎng)鴨子、掃廁所。一家三口,自愿擠在晚上能看見星星的亭子間,連基本的生活費都難以保證。
這種艱苦的生活一直繼續(xù)到1980年代。曾經(jīng)和這位大小姐有關的一切,汽車、洋房、咖啡、旗袍、香煙,像是做了一場夢,都在夢醒時分消失不見了
四
1990年,紐約第五大道的一家咖啡館,已經(jīng)80高齡的黛西,見到闊別已久的老同學張菁英。兩位老人喝著熟悉的咖啡,聊起當年的往事,全是懷念。上海解放前夕,張小姐跟隨家人離開了大陸,來到美國定居,而黛西卻執(zhí)意留了下來,從此兩人各自天涯,命運殊途。
聊天間隙,張小姐把她兩人當年辦“錦霓”時裝沙龍的簡報送給了黛西,其中還包括一張男性顧客寫的感謝便條,感謝她讓自己的太太變得漂亮。
此時的黛西,滿臉皺褶,頭發(fā)花白,因為終年的重體力勞動,手已經(jīng)變形。改革開放之后,被調入一家職工業(yè)余大學教英文,住在上海一間普通的民用套房里,一直到1998年去世。
1990年代后期,有許多人出于好奇,來探訪這位“上海名媛”其中包括美國的著名記者華萊士,基本上都被她謝絕了不愿意再去回憶過去的痛苦,更不愿意以自己的選擇映襯他人的幸福,反而宣稱并不后悔留在大陸。
來拜訪她人,給她送來各種各樣的禮物,堆滿了門廳,歷來也沒心思去拆開。還有人可能是出于同情,給她送來了錢財,但這位曾經(jīng)擁有榮華富貴的郭家四小姐,皺起眉頭驚奇地詢問訪客:現(xiàn)在人為什么那么喜歡鈔票?處都在說鈔票。
其實此時中國的消費文化,已經(jīng)再次興盛,人們對金錢的渴望也再次復活。
上海的南京路,黛西去世這一年,被上海市政府決定建設成步行街。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商店,也早就恢復了往日的熱鬧,充溢消費主義現(xiàn)代欲望的人群像日夜不息的河流。
2005年4月,永安百貨”這個舊名稱也被重新啟用。這標志著,一個由它代表的消費主義時代,似乎也從冰柜里被重新端了進去,以嶄新的姿態(tài)再次呈現(xiàn)在人們眼前,那些它曾經(jīng)倡議的透支消費、休閑消費、奢侈消費,又在今日市場大潮中變成人們尋常的消費習慣。
相對不時后起的高樓大廈,一度走在消費尖端的永安百貨大樓,早已不復當日風采,網(wǎng)絡電商、廉價的超市興起之后,這些舊時的百貨公司更是失去了市場競爭能力。如今人們提起它也多是以懷念的形式,像是把它當成一座消費文化的博物館。
永安百貨大樓里的綺云閣”因為升起了上海第一面紅旗,變成了維護國家利益主義教育基地。2018年11月24日,這座大樓入選第三批中國“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”名錄,得到更為完善的維護,這一年,也剛好是落成100周年。
100年,消費文化潮起潮落,時而像洪水猛獸,被人們棄若敝履,時而又像是誘人的糖果,讓人欲罷不能。這愛恨交織、屢棄屢拾的面前,每一個普通人內心深處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反復碾壓,卻永不消失。
- 上一篇:森馬加大國際童裝業(yè)務的投入 2019/1/11
- 下一篇:中國消費者越發(fā)關注環(huán)保和社會問題 2019/1/11